4月23日,新三板上市公司百丰医药发布公告称,公司三名高管因涉嫌虚开发票罪被沈阳市公安局皇姑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案件目前尚在审理过程中。
百丰医药的主营业务是医药产品的批发配送服务,深度服务于辽沈地区700余家医疗机构。公司成立于2007年,2017年在新三板挂牌,是东三省首个进入资本市场的医药流通企业。
公告显示:公司实际控制人之一、董事、总经理姜雪峰、子公司监事李桂花以及子公司法定代表人林佳仪,于2023年3月因涉嫌向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被公安机关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后又因涉嫌虚开发票被捕。
2023年12月25日,三人被沈阳市皇姑区人民检察院以涉嫌开发票罪提起公诉。今年1月,该法院二次开庭审理此案,当事人选择无罪辩护。本案尚未作出最终判决。
百丰医药公告称,公司已做出相应安排,稳妥处理后续相关事宜,并保持公司经营稳定性和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开票对象共有19家,公司否认存在虚开事实
4月1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向百丰医药发出问询函,要求公司就虚开发票事件的具体情况进行披露和说明。
百丰医药回复公告显示:本案共涉及四家子公司,分别是辽宁微风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沈阳康信营销管理有限公司、大连康信营销管理有限公司、辽宁昱众合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开票对象共有19家,公告未透露这19家公司的具体名称,只知道虚开发票的公司涉及、北京、广东、贵州、山东、四川、天津、西藏、云南等地的药品生产企业。
本次涉事开票时间范围从2019年1月至2023年2月,销售发票633组,不含税金额5059.6万元,税款134.41万元;涉及取得进项普通发票459组,价税合计455.09万元。
在公告中,百丰医药否认了虚开发票的行为,认为公司涉案的四家子公司对已开具发票均进行申报纳税,无偷逃税款,不存在虚构业务或需增收入的情况。
随着两票制的推进,虚开发票早已是医药反腐打击的重点,所有药企必须面对cso的合规性问题。像百丰医药这样硬刚的情况,还很少出现。
营销策划、信息收集、拜访医疗终端、宣传产品相关知识,对潜在药品消费者及相关人员进行药品知识培训等工作,都属于百丰医药子公司的推广服务范围。这几年来,百丰医药旗下四家子公司真实记录留存产品资料及相关文献累计1.21万页,拜访辽宁省内医疗终端累计3400余家,业务打卡累计超1万人次,每周进行的业务培训、不定期进行药品知识考试及宣讲累计近500场。
此外,百丰医药指出,四家子公司得到合作药企的款项后,主要用于子公司业务成功支付,发放人员工资及上缴母公司投资收益等支出,剩余资金沉淀于子公司账户,资金流脉络清晰、可追溯,不存在资金循环或回流客户的情况。
监管部门并未采信这一说法。公告显示,虚开发票案曝光后,百丰医药发现子公司的银行账户曾经被冻结。截止2023年12月31日,四家子公司的银行账户冻结资金总额超500万元。目前,冻结账户已全部解冻。
公司没有相关经验,就能不及时披露高管涉案?
作为新三板上市公司,百丰医药为何不及时披露三位高管涉案的情况?
百丰医药解释称:公司没有解决此事件的经验,对业务规则的理解认知不够,同时公司及辩护律师团队认为,案件尚未判决结果未定,披露可能会对判决产生不利影响。
2022年,百丰医药收入达3.06亿元,其中药品推广服务的收入达1699.7万元。盛京医院、辽宁省肿瘤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辽宁省人民医院是前五大客户,销售占比超30%以上。百丰医药一旦涉及商业贿赂,这些客户可能都会被查一遍。
传统药企已不能指望通过线下的学术会议、带金销售获得销量提升,这一模式必须通过合规的专业化方式完成。随着医药反腐的全面展开,医药代理商成为烫手的“山芋”。医药cso联盟数据显示,改革至今已有3.5万医药代理企业消失。
百丰医药算是cso行业中规模尚可的,旗下子公司开展业务有留档和记录。其他大部分专业从事虚开发票业务的所谓cso公司很多都是空壳公司,专门从事违法犯罪活动,打击难度更大。
目前,百丰医药三位高管涉嫌虚开发票案正在受理中,并未得出最终判决,但百丰医药的股价出现了异常波动,已被监管部门关注。
3月15日至18日,百丰医药的股价在2个交易日内收盘价涨幅累计达300%。3月19日至20日,股价又累计涨幅达275%。根据《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异常交易监控细则》的有关规定,属于股票异常交易波动情形。
对此,百丰医药解释称,公司进行专项核查,从调取的交易记录可查,股价异常波动是由于新进入小股东交易所致,其交易目的或动机不得而知,不排除存在恶意炒作、操纵股价的可能,公司已准备向公安机关报案。
近年来,上市公司“不务正业”投入巨资炒股致亏的情况屡屡发生,这也导致了云南白药在内的多家公司宣布停止“炒股”。
华东医药2024年的开局之路不是很顺,先后陷入与青海珠峰的知识产权纠纷、新产品减肥针合作方违规宣传等风波,除此之外,ttp273项目的夭折也引起一些投资者的关心与担忧。
2023年,中国医药行业仍处于资本下行周期,严峻的形势,对价值创造的可持续性提出挑战,行业发展亟需政策引导。
2022年,生物医药行业露了下行的苗头;2023年,裁员潮开始;2024年,下行不但没有结束,还有了愈演愈烈的意思。
挺过2023的寒冬,2024的医疗赛道或将掀开新的篇章。
近日,亿帆医药发布公告称,控股子公司在研产品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在欧盟上市销售获得了批准,或将对公司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花园生物发布2023年业绩报告,公司在2023年实现营收10.95亿元,同比下降22.78%;归母净利润1.92亿元,同比下降4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