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曾是苹果的学生,如今华为更是苹果针锋相对的对手。都是经过事先过分张扬的期待,华为与苹果选择在同一天发布新品、并在同一天开售。
iphone 16 系列依旧是走稳健路线的一代,没有令人兴奋的硬件变化,更多焦点集中在软件层面的apple intelligence(apple智能)上,价格上也基本与上一代保持持平;华为带来的是三折叠屏手机mate xt非凡大师系列,19999 元起售的价格主攻高端市场,开售 3 天超 400 万的预约购买量,让这款产品成为「电子茅台」一样的存在。
热闹背后是冷静的中国市场,一方是节节后退,一方是强势回归。iphone的销量已经是连续四个季度下滑的存在,而华为在今年第二季度出货量上同比大增41%,因而从市占率上,华为占优,但从利润率上,苹果更胜。
苹果的保守没有惊喜,华为的反击没有意外,iphone 16 所代表的苹果,与 mate xt 代表的华为,它们本身是科技巨头们面向未来的创新产物,也预示着激烈竞逐的手机市场的未来大趋势:主角主宰的手机市场中,总有应战者想改写剧本,当苹果在创新层面开始求稳,华为就要在高端市场上超越对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买华为,还是买苹果,这对中国消费者来说都是一个要面对的选择题,每个人的回答都会不同,但在换机率持续下降的状态下,未来共同的趋势可能是,再等一等。
苹果的ai策略能奏效吗?
早在苹果发布 iphone 16系列之前,外媒就已经爆出苹果与英伟达正在与openai 进行谈判。
根据外媒披露的消息,虽然目前不清楚苹果和英伟达在这次融资中向 openai 的投资份额,但这次融资由风险投资公司thrive capital 领投,微软也有参与其中,这笔投资将成为 openai 融资的新部分,而 openai 的估值已经超过 1000 亿美元,此轮融资可能助推 openai 估值达到 1500 亿美元左右。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绑定,ai能力的拓展将会是苹果手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竞争力。最核心的变化要属芯片能力上,iphone16系列搭载的a18系列芯片被称为是「专为apple智能而生」,算力比之前的a16芯片提升了2倍多。
事实上,相比硬件层面的创新,这次iphone16 系列最大的亮点就在于 apple intelligence(apple 智能),但实际上这部分更新,已经在今年 6 月的全球开发者大会上透露过,不论是更智能的语言助手,还是更流畅的书写工具和图片生成,本质都是苹果与 chatgpt 双方能力的合体产物。
但对于中国用户来说,apple智能这部分功能可能并不能成为购买的最大动力。
因为 apple 智能要在 10 月份才开始推送测试版本,而包含中文在内的智能体验要明年才陆续推出,也就是说,即便买到了最新的 iphone 16 系列,中文地区要体验苹果手机软件层面的创新能力,要明年才能有进一步的结果。
至于苹果手机ai能力如何在中国的政策范围内落地,目前仍旧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之前就已经有消息称,苹果正为其人工智能服务寻找中国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合作伙伴,从而在中国市场提供其人工智能服务。与苹果接触的大模型公司有百度、阿里巴巴、百川智能三家,但苹果从未证实这些信息。
人工智能会改变一切吗?如果中国用户不能在iphone16系列产品上体验最先进的大模型服务,购买苹果的理由可能会大打折扣。根据idc发布的今年第二季度数据,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的出货量已跌出前5,排在它前面的分别是国产品牌vivo、oppo、荣耀、华为、小米。
中国是苹果手机的最大市场之一,iphone16系列产品能够改变苹果手机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停滞的状态,仍旧是一个未解的问题。
「人工智能尚未引起大众的共鸣」,「尽管iphone 16 推出 ai 功能,但带来的增长不会立即显现」,美国知名分析师的论调在谨慎看好苹果的 ai 策略,因为苹果是以一种审慎的方式实施其人工智能策略,这一策略围绕着私人、设备内置功能展开,而不是在寻找一个杀手级、引人瞩目的应用程序。
但在对苹果创新能力一片看衰的论调中,知名投资人段永平算得上是为数不多看好苹果ai策略的人,苹果一直是段永平旗下基金重仓的公司,目前仍维持在80%的持仓占比。
「我觉得苹果ai手机这才是刚刚开始,苹果又要有很多年的成长了。」段永平这样评价苹果的发布会,他在苹果发布会现场,看完之后感觉非常激动人心,因而感慨要好好保养身体多健康活几年,他透露自己已经下单了苹果的新耳机和ultra手表,而新手机要周五才能下单。
在对苹果未来潜力的观点上,巴菲特与段永平背道而驰。今年8月,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披露该公司持有的苹果公司仓位,从一季度的7.89亿股大幅减至二季度的约4亿股,降幅近50%,持仓占比降至30.52%。
华为的强势回归
当下是一个智能手机创新瓶颈期,相比苹果手机在硬件上的保守,外媒们热议华为在最新的 mate xt 手机取得的三折叠突破,但也点明了华为的芯片能力可能仍旧是弱点,落后于尖端技术两到三年,而且由于消费者对价格和功能上的担忧,可折叠手机目前仍属于小众市场。
华为抢占高端市场心智的目的已经达到了,「苹果的中国竞争对手华为刚刚抢了 iphone 16 的风头」,当华为发布结束之后,外媒就已经表达出这样的观点:在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中,苹果处于劣势,苹果手机发布的 ai 卖点暂时与中国关系不大,而这种局面可能会一直持续下去。
2024年的华为已经强势归来。根据华为公布的今年上半年业绩,其净利润增长了18%,从去年的466亿元人民币增至551亿元人民币,而收入增长34%,达到4175亿元人民币,已经超过了2019年同期约4013亿元的成绩。
虽然华为没有公布各个业务板块的具体情况,但毫无疑问得益于手机销量强劲和汽车业务强劲增长。根据市场研究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华为在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中国排名第二,仅次于vivo,市场份额为18.1%。
而整个 2024 年上半年,华为则是位列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第一,占据 17.5% 的市场份额。所以当与苹果同一天发布的华为三折叠屏的mate xt 一经公布, 3 天超 400 万的预约购买量就成为华为强势归来的最佳证明。没有意外,强势的华为再次用 mate xt 展示出了其冲击高端市场的态度。
三折叠屏的 mate xt 最大的卖点,当然就是全展开后屏幕可达10.2 英寸,其可以像 z 形折叠起来,也可以成为类似于ipad 大小一样的笔记本电脑,用余承东的展示效果看,其可以搭配一个可折叠键盘进而成为装到口袋里的平板电脑。
事实上,三折叠屏幕并不是新鲜的概念,之前三星已经在西班牙 mwc 概念机中展示过这类技术,只是挑战在于如何把这项技术落地。华为这次发布的 mate xt 不仅实现了三折叠,更将整个手机的厚度和重量控制在了用户可接受的范围中,在更小的空间内挑战屏幕模组的良率,这需要突破很大的制造瓶颈。
「普通消费者对这个价格可能望而却步,但这款九游会官方网站登录的产品展示了华为的技术。」canalys的分析师认为,从美国的制裁中走出来,华为正在凭借国产芯片结束强势回归。
目前看,华为手机的策略是更针对中国市场的消费者,在可折叠智能手机市场中,华为和三星都是头部玩家,但根据 counterpoint 统计,今年第一季度,华为超越三星,成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可折叠智能手机制造商,而且中国占据了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的一半以上。自去年 9 月推出以来,华为的书本式折叠屏手机 mate x5 一直是中国最畅销的产品。
下一代的手机是什么样?苹果和华为的回答目前是不一样的,但未来可能会趋同。
如同ai是苹果iphone16系列手机面向未来的思考一样,折叠屏手机市场未来能给华为贡献多大的增量?答案很可能就在不远的明天。
此前有消息称,苹果将在2025或是2026年推出可折叠屏手机,苹果已经在做相关的技术储备,而根据idc的预测,今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市场出货量约1068万台,同比增长52.4%;至2028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会超过1700万台,五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8%。
ai 也是华为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华为的三折叠屏的mate xt 没有在 ai 上提及更多,为数不多的功能是 ai修图和智能体小艺,而今年 6 月的华为开发者大会上公布过鸿蒙原生智能生态,背后搭载的盘古大模型 5.0,已经使得 ai 能力与鸿蒙各子系统深度融合,将图像智能,通话智能,文档智能,跨应用协同等能力向应用开放。
事实上,外界更关注华为下一代的旗舰产品。
去年 8 月,华为低调发布了 mate 60 pro,这款采用了麒麟 9000s 芯片的旗舰产品真正震惊了行业,而对于智能手机行业来说,更令人期待的是今年四季度华为针对主流市场的下一代 mate 70 旗舰手机,并非是目前针对小众高端市场的 mate xt。
所以,华为和苹果的竞争,还是要看今年年底乃至明年,二者的差距是逐渐拉大还是逐步缩小?这个持续进化的答案,将决定着智能手机在技术和应用层面所能达到的高度。
每年9月发布iphone新品是苹果的“老传统”,今年这个重磅发布会的时间定在9月9日,也就是说,再过两周多时间,iphone 16就要上新。
北京时间9月10日,苹果“高光时刻”发布会落下帷幕,最受关注的iphone 16和iphone 16 pro手机也终于露出庐山真面目。
高傲的苹果,如今也不得不来蹭下ai的风口。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销量暴跌9.6%。压力下,pc业务成为苹果的救命稻草。而从国内的华为、联想,到海外的微软、英特尔、amd,谁都不能对ai pc市场打开的市场空间掉以轻心。
2024年3月初,高盛集团将苹果公司从“最佳买入名单”中除名,而就在几天前,库克也抛售了自家公司的股票,套现3300万美元。
苹果放弃造车,显示出科技企业想要跨界造车的难度之大,也从侧面反映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目前面临的惨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