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快手明显加快了金融版图的布局。
7月26日,上海盛大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全资股东海南众合云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投资方发生了变更,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成为了其全资控股股东,而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是快手集团成员,由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控股。
就在3月21日,快手还通过其旗下公司北京云掣科技有限公司收购了广州欢聚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从而间接获得了网络小贷牌照。
从三月份布局网络小贷牌照,再到近日拿下保险经纪牌照,快手的金融野心人尽皆知。
当前,相比于抖音等互联网平台,快手仍无最关键的“支付牌照”,在快手购物时,用户还是只能使用银行卡、微信、支付宝进行支付。数据显示,2023年快手的电商商品交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达到了1.18万亿,相应的快手付出的支付渠道手续费也增至25.69亿元。而如果拿下一张支付牌照,或将为快手节省部分开支。
向7亿“老铁”卖保险?
继抖音之后,快手也成功收购了保险经纪牌照。
据工商数据显示,上海盛大保险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盛大保险”)的控股股东发生了变动,原控股股东“海南众合云联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股权都被成都快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快购科技”)拿下。
据了解,快购科技是快手旗下的电商公司,提供直播电商服务。在运营、技术开发或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因此,快手通过一系列股权变更操作,成功获得了盛大保险的实际控制权,从而获得了第一张保险经纪牌照。
事实上,快手收购保险经纪牌照并不突兀。
此前,包括百度、阿里、腾讯、京东以及滴滴、美团等带有流量的互联网平台,均通过收购保险经纪或保险代理牌照,涉足保险相关业务。
比如,作为国内通讯社交领域的霸主,2017年,腾讯发起设立微民保险代理有限公司,首次拿下一张具有绝对控制权的保险代理牌照,而在2019年腾讯又以收购方式拿下了国银保险经纪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8年,快手的“老对手”抖音全资收购了北京华夏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并在之后推出了车险报价平台,与健康险等保险代理业务展开深度合作。
而互联网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向保险,主要是基于线上保险庞大的规模。
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与元保集团联合发布的《2022年中国互联网保险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互联网保险业务的企业数量从2013年的60家增长至2022年的129家,保费规模从290亿元跃升至4782.5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32.3%。
互联网保险的崛起并非偶然。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用户消费习惯的不断变化,流量对保险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数据显示,相较于2022年,2023年各年龄段消费者的线上购险率普遍提高,线下购险率均有降低。
从保险中介公司的保费收入来看,也可看出加入互联网“流量池”带来的好处。当前,保险中介业排名第一的为“阿里系”的蚂蚁保保险代理有限公司,2023年其保险业务收入为66.51亿元,力压第二名超20亿元。此外,车车保险销售服务公司、水滴保险经纪公司等互联网公司旗下的中介机构业绩一骑绝尘
比如,加入抖音的华夏保险,其2014年营业收入才超百万,但2023年仅保费收入就达到了17.87亿元,排名行业第十二位。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收购的盛大保险本身就具有浓厚的互联网“基因”。
据了解,盛大保险的原控股股东为众合云科,该公司是国内领先的hr saas科技服务商,旗下有51社保、101hr平台等互联网产品,其中,盛大保险的法定代表人为51社保的创始人胡万军,而胡万军本人曾就职于百度,在百度期间搭建了最早的erp系统。
金融版图加速扩张
牌照是金融合规的前提,没有牌照,互联网平台的金融业务将会受到掣肘。
在今年拿下了两张金融类牌照之前,快手曾多年处于“无牌”可用的状态下,而另一大短视频巨头抖音,早就拥有了抖音支付和抖音月付,包括抖音在内的“字节系”更是已取得保险经纪、第三方支付、融资担保、小额贷款等多张金融牌照。
为了加快扩张金融版图,就在收购保险经纪牌照前不久,3月21日,广州地方金融管理局同意广州华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将持有广州欢聚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欢聚小额”)的100%股权转让给快手全资的北京云掣科技有限公司。
据了解,欢聚小额是yy信用的运营主体,而yy信用主要为yy各类场景下的用户提供yy信用、借呗、主播贷、消费分期等产品。北京云掣科技有限公司的全资股东则为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是快手集团重要的资本平台。
取得控股权后,快手马上将欢聚小贷更名为广州快手小额贷款有限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快手早在app上开展了贷款业务布局。在快手的“借钱”页面中,快手展示了360借条、洋钱罐等小贷产品,虽然标注了“以下产品均由正规机构提供,快手仅提供信息展示”,但快手又“请求”用户授权向合作方共享信息,对用户进行“精品推荐”。
虽然如今快手已取得了保险经纪牌照以及小贷牌照,但其与“老对手”抖音的差距却已拉大。
抖音的小贷业务业发展迅猛。此前就有各种消息传出,抖音的贷款余额超过3000亿,甚至有媒体报道称“抖音等字节系公司放贷余额近4000亿”。虽无具体数字,但可以确定抖音的小贷业务已经进入国内小贷一线阵营。与此同时,2018年加入抖音的华夏保险,其2023年仅保费收入就达到了17.87亿元。
事实上,尽管今年以来快手已收购了两张金融牌照,但快手仍缺少一张极为关键的“支付牌照”。
从2020年开始,快手就陆续申请了“老铁支付”涉及支付受理等服务,并在招股书披露,计划以8.5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某支付公司的全部股权。不过,截至当前,快手仍无支付牌照。
数据显示,2019年,快手电商的gmv仅为596亿元,支付渠道手续费也只有6.42亿元,不过,到了2023年,快手电商全年gmv狂飙至1.18万亿,相应的支付渠道手续费也增至25.69亿元。而同一报告期内,快手录得净利润也才102.7亿元。
因此,加快金融布局的快手下一步目标或直指支付牌照。
快手的压力
连续吃下两张金融牌照或彰显了快手雄厚的资金实力。
过去一年,快手全年营收1134.70亿元,同比增长20.5%,首次突破千亿规模。与此同时,快手实现经调整利润净额为102.71亿元,而去年同期亏损为57.51亿元,实现了扭亏为盈。
今年一季度,快手的经营状况继续改善。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快手营收294亿元,同比增长16.6%,经调整利润净额为43.88亿元,同比增长超百倍。
快手交出的答卷已表明,一度为盈利而焦虑的快手,当下已然学会了如何赚钱。
具体来看,快手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板块:线上营销服务、直播以及其他业务。
其中,最先支撑快手成长的为直播收入。2016年上线直播功能之前,快手自身并无商业化空间。随着直播业务的开展,快手才开始慢慢赚钱。2023年快手直播业务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354亿元增加10.4%至2023年的人民币391亿元。
不过,趋严的监管环境也限制了快手直播业务的发展,2024年第一季度,快手直播业务收入86亿元,同比下滑8.0%。也是快手本季度唯一下滑的业务板块。
相比于“起家”的直播业务,当前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无疑对净利润的贡献更大。
据了解,线上营销服务主要指广告收入,包括品牌广告、效果广告等多种形式。受营销客户数量及营销客户投放消耗增加影响,财报显示,2023年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收入由2022年的人民币490亿元增加23.0%至2023年的人民币603亿元。今年一季度,快手的线上营销服务仍实现了快速增长,收入约167亿元,同比增长27.4%。
虽然以上两大类业务占据了快手大部分业绩来源,但其他业务却是当前快手最为重要的增长引擎,寄托着其进一步向上攫取增量的野心。
据了解,快手的其他业务主要涉及电商服务以及本地生活板块。财报显示,2023年快手的电商商品交易总额已经突破万亿,来到了11844亿元,同比增长31.4%。相应的,其他服务收入也由2022年的人民币98亿元增加44.7%至2023年的人民币141亿元。
今年第一季度,快手电商商品交易总额已达2881亿元,同比增长28.2%。在此背景下,快手含电商在内的其他服务收入达42亿元,同比增长47.6%,增速跑赢其他主营业务。而在现阶段厮杀相当激烈的本地生活版块,快手亦在持续进军,其本地生活日均支付用户数同比增长接近9倍。
然而,快手也存在成长的隐忧。比如在电商业务方面,快手也曾比抖音先行一步,早一年开始布局,但如今,抖音亦在该领域占据领先地位。2023年,快手电商全年gmv突破万亿,达到1.2万亿,但与抖音的2.2万亿几乎少了一半。
此外,流量是电商的核心。快手的数亿用户是快手电商的流量基础,快手的流量能否持续呢?
2023年全年,快手app的平均日活用户为3.799亿,同比增长6.8%;平均月活用户为6.782亿,同比增长10.7%。然而,其与抖音的差距难以跨越。在其身后,小红书2023年日活也已经达到了1亿,月活用户数已达2.6亿,让快手产生巨大的分流压力。
此外,虽然相比较快手,微信视频号电商数据量虽然小,但微信月活高达13.43亿,几乎是快手的2倍。因此,快手也将面临来自微信视频号的分流压力。
面对抖音、小红书、视频号等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接连拿下小贷牌照、保险经纪牌照,或有助于快手依靠庞大的用户基础和流量优势“变现”,从而进一步提升其综合竞争力。
股票型etf持续获得大资金流入,本周净流入规模突破750亿元,增幅超过上周的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