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不光有造富神话,同样也有破产、倒闭、求收购。
2024年第二季度还没有结束,美国ai公司就开始倒闭热潮。曾经有10亿美元估值、180名员工、创造出stable diffusion系列模型的明星创企stability ai,传出资金链断裂,正在寻求合并的消息。
据theinformation消息,由前openai和谷歌ai开发人员创立的ai公司adept,正在与ai巨头就出售或战略合作可能性进行了谈判。
大语言模型创企reka ai被曝可能以10亿美元被数据存储和分析公司snowflake收购。
一时间,越来越多的生成ai公司考虑加入出售的行列。
这也证实了,ai看似是个造富神话,其实是只有互联网大厂才能玩得起的“资本游戏”。
ai世界开始大洗牌
2024年q1季度,注定是一个ai世界的关键节点,甚至可以将其视为“ai公司的洗牌期”。
波及到90%的ai公司,不是已经被收购,就是寻求高价收购的路上。就算有足够资金支撑下去的ai公司,也开始了裁员和降本增效。
在寻求收购的ai公司里,大多数不是行业小透明或空壳公司,其中不乏一些独角兽公司。
例如stability ai,它在2022年,完成至少1.01亿美元的融资,进入独角兽行列,又在2023年年底,与英特尔达成了5000万美元的投资协议;连续两轮融资后,stability ai的身价从1亿美元飙升至10亿美元。
adept融资战绩更是辉煌,因为创始人出自openai和谷歌ai团队,刚刚成立就获得行业大佬、知名vc的投资;在2023年,adept又筹集了两轮总计4.15亿美元的资金,投资人包括英伟达和微软,并快速跻身独角兽行列。
如果你说,这些被收购的ai公司,都是搞大模型的,市值太虚,资金链一断就拉倒。那么除了大模型公司之外,ai硬件公司也过的不好。
去年,可穿戴人工智能设备ai pin火遍全球,它背后的母公司humane,同样也是独角兽公司,拿到过微软和openai一亿美元的c轮融资。
但ai pin刚刚正式发布一个月的时间,humane就被媒体曝光,聘请了一名财务顾问,创始人夫妇imran chaudhri和bethany bongiorno希望能寻得7.5-10亿美元的收购价格。
ai pin
不止是卖身,ai公司也开始了裁员。
ai编程公司replit,宣布公司已裁员30人,约占其员工总数的20%;
ai独角兽jasper ai解雇了数量不详的大量员工;
ai语音识别及转写创企deepgram宣布已裁员约20%,即约20人,包括数据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
生成式ai公司tome重建团队,裁掉59名员工中的20%,包括更关注免费使用tome产品用户的消费者市场团队和产品开发人员。
甩卖+裁员,成了ai公司的集体选择。在这个大背景下,互联网大厂也开始了买买买。
据市场调研机构stocklytics最新报告,截止2023年,苹果公司总共收购了32家ai公司,是科技公司中收购数量最多的;谷歌母公司alphabet收购了21家,meta收购了18家,微软收购了17家。
到了2024年,大厂们收购之路并未停歇,苹果公司再次收购了一家加拿大ai创企darwinai,这也是苹果已知收购的第33家ai公司。
ai聊天机器人创企inflection ai与微软达成协议,微软聘用了inflection ai的大部分员工,并向这家创企支付了6.5亿美元,以这种另类方式“变相收购”了inflection ai。
一时间,ai世界呈现出一种极为原始的行业生态: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融资。
ai热潮下的盈利困难
不论是被收购,还是裁员,ai公司暴露出来一个残酷的行业现状:盈利困难。
什么才是生成式ai应用的最佳商业模式?
所有从业人都能口若悬河讲个三五八条,可一旦实际操作起来,就连openai也至今未能解决chatgpt高昂的运行成本。
目前来说,大模型们都在“摸着openai过河”,将chatgpt订阅模式和企业版模式作为行业统一标准。
chatgpt plus订阅面向个人用户,用户可以通过订阅chatgpt plus,以每月20美元的费用获得更多的使用权益,包括优先访问、更短的排队时间、更高的并发使用等。
chatgpt企业版全面升级强化了服务的安全性和隐私性,还能无限制的进行更高速的gpt-4访问、处理更长的输入、拥有更长的上下文窗口、高级的数据分析功能以及定制选项等。
chatgpt企业版基础版每月收费500元,支持30人团队;高级版每月收费1500元,支持100人团队。
chatgpt
虽然看上去很美好,但在互联网世界里,想要习惯免费的用户掏钱付费,无疑是个非常艰巨的任务。
据国外一家开源ai开发商mistral披露,绝大多数客户都在使用较小的免费模型,只有不到10%的客户使用最大的付费模型。
不光创企们难盈利,就算大厂们在ai盈利方面同样是捉襟见肘。
据stifel投资银行报道,微软最近的一个季度中,云计算的ai服务销售额约为10亿美元,而一年前这一数字几乎为零。
meta为ai建设增加了约100亿美元的预算,但扎克伯格依然对ai盈利表示悲观,称:公司正在通过投资来保持技术领先,且公司未来几年内不会通过其ai产品实现盈利。
如果难盈利,那么公司靠什么维持下去?当然只能啃融资的老本。
行研机构pitchbook数据,ai创企在2021-2023年获得了约3300亿美元投资,同比增长2/3,但很多ai创企的钱仍不够花,高昂的ai建设成本、人工成本已经拖垮不少ai公司。
例如上文提到了stabilit ai,就算拿到两轮1.51亿美元的融资,市值飙升10亿美元。但stability ai每月的支出达到800万美元,用于员工工资、ai硬件设备、高薪招募工程师,还花费大量资金开展业务。
那么stabilit ai一个月能赚到800万美元吗?
the information报道称,stability ai今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不足500万美元,亏损超过3000万美元,甚至还拖欠了云计算供应商和其他公司将近1亿美元的账单。
只有大厂玩得起的“烧钱游戏”
stabilit ai无疑是所有ai创企们的缩影:
在硅谷,招一批工程师、买一堆英伟达芯片,设计出一个大模型并不是很难。难的是所有的资金全靠融资,基本赚不到钱。
如果融资烧没了,公司就只剩下卖身一条路。
这也是为什么ai是一个只有大厂才能玩得起的“烧钱游戏”,因为它们的资金多,合理运用资本手段也能支撑起。
在最佳商业模式模糊不清的当下,大部分ai玩家都将市场普及率作为突破口,也就是通过免费提供产品来吸引更多用户。
免费用多了,收费就困难了。
除非后续跟进的ai公司,能提供有吸引力的附加功能,例如gpt-4o的创造力,大多数用户愿意为产品付费。
想要在ai时代利用ai来赚钱,就必须考虑产品落地。
例如中国的一家aigc视频广告公司fancytech(时代涌现),它落地的方向就是“还原现实的换装功能”。
fancytech
简单来说就是基于一张商品图,可以生成模特上身图,并且是能自定义姿势、自定义背景、自定义脸。完全可以替代电商商品海报图、宣传图。
去年一年,fancytech和超过500个国内外品牌进行合作,日均生成视频量超过10万。据媒体曝光数据,fancytech去年收入达到5000多万,比2022年涨了五六倍。
fancytech是一家小公司,但也给不少国内外知名ai公司带来全新的商业途径。
比起卷生态、卷大模型、卷市场普及率,产品落地和商业模式更为重要。
高傲的苹果,如今也不得不来蹭下ai的风口。今年一季度,苹果手机销量暴跌9.6%。压力下,pc业务成为苹果的救命稻草。而从国内的华为、联想,到海外的微软、英特尔、amd,谁都不能对ai pc市场打开的市场空间掉以轻心。
面对ai这阵疾风,口腔行业将被如何重塑?
即使没有生成式ai在近一年多来的大热,ai 医疗也已在全流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并持续稳定地吸引着资本市场的关注。
市场火热、问题不断,ai大模型还需考核和监督。
股价多日连跌后,keep的新故事有谱吗?
更喜欢短剧的喜马拉雅。
种种迹象表明,生成式ai在医疗落地的速度正在加快。
近期oppo、魅族纷纷宣布围绕ai推进手机革新,全力拥抱新时代。机构认为ai技术加持下,手机市场空间广阔,消费电子新机遇来临。
随着ai技术的广泛应用,诸如ai诈骗、ai不良文案传播等社会问题也随之而来。